尚余豺虎迹
出自清朝高望曾的《还乡杂诗 其二》-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于山野的旅人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他走在荒凉的山区,寂静无人,只留下豺虎的足迹。路边有一座破碑,他下马停步,读着上面残留的文字,稍作休息。 在此时,他遇见一群农民,肩扛着沉重的东西,问道是什么,得知是死者的尸骨,前肩挂着髑髅,后背上捆着骸骨。他们说这些都是荒野里的弃居者,没有人来理会他们的后事,只能自己处理。官府也不管,只按斤论价买下尸骨和易货,却不顾他们生前的苦难和境遇,这让旅人深感悲哀。 旅人接下几块石头,为逝去的灵魂祈祷,感叹这些人的忠贞与豪杰,但又无法分辨出这些骨头究竟是真实的还是假的。他的思绪回到了家中,想起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流下悲伤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山野和孤独旅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性冷漠的感慨和思考。
- 背诵
-
还乡杂诗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于山野的旅人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他走在荒凉的山区,寂静无人,只留下豺虎的足迹。路边有一座破碑,他下马…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于山野的旅人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他走在荒凉的山区,寂静无人,只留下豺虎的足迹。路边有一座破碑,他下马停步,读着上面残留的文字,稍作休息。 在此时,他遇见一群农民,肩扛着沉重的东西,问道是什么,得知是死者的尸骨,前肩挂着髑髅,后背上捆着骸骨。他们说这些都是荒野里的弃居者,没有人来理会他们的后事,只能自己处理。官府也不管,只按斤论价买下尸骨和易货,却不顾他们生前的苦难和境遇,这让旅人深感悲哀。 旅人接下几块石头,为逝去的灵魂祈祷,感叹这些人的忠贞与豪杰,但又无法分辨出这些骨头究竟是真实的还是假的。他的思绪回到了家中,想起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流下悲伤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山野和孤独旅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性冷漠的感慨和思考。折叠 -
高望曾
高望曾,字稚颜,号茶庵,仁和人。诸生,官将乐知县。有《茶梦庵诗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5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