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知图画意未尽
出自清朝沈曾植的《廉家荆浩画松峦山水障子樊山作长歌余亦继和》- 画中看画画非画,高堂飒沓风云开。九百年前冥漠人,鸦叉招得精魂来。
建标峰如巨灵擘,直干松自秦时栽。天绅大瀑透空下,彼岂胸臆填风雷。
磥磥磕磕崒中怒,耳鸣恍忽惊涛催。悬知松根攫危石,石下定有龙湫洄。
满盈之动岂无日,骊珠夜窃何为哉。荆浩北人山北性,清秀不与王维侪。
亦掀思训拨昭道,忍将金碧污巅崖。纯全山水大冬气,闭隐道与希夷偕。
汹汹五季人相食,厉有怜王僧话灰。战尘飞不到萧寺,吴笔项墨随涂揩。
真形太行接恒岳,冥寄桃源及天台。风云所通径路绝,若有人兮宅崔嵬。
固知图画意未尽,上方气已通蓬莱。十年江湖困卑湿,董生平远非余怀。
长安岂知日同远,岱宗政恐山其颓。乾坤干戈身老病,青鞋布袜行靡阶。
投林甘寝幻思梦,梦身化作松根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画,画中的景象极其壮观。在画中可以看到高大的建标峰,犹如一个巨人分裂着松树,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美丽。 在诗人看来,这幅画是由九百年前的一位冥漠人所绘制的。他用"鸦叉"招来精魂,在画中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意,认为他们能够超越时空和物质,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除了描绘画面,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他谈到了五季相食、长安日同远、岱宗政恐山颓等现实问题,探讨了自然、人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他把自己的梦境与画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 背诵
-
廉家荆浩画松峦山水障子樊山作长歌余亦继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画,画中的景象极其壮观。在画中可以看到高大的建标峰,犹如一个巨人分裂着松树,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美…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画,画中的景象极其壮观。在画中可以看到高大的建标峰,犹如一个巨人分裂着松树,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美丽。 在诗人看来,这幅画是由九百年前的一位冥漠人所绘制的。他用"鸦叉"招来精魂,在画中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意,认为他们能够超越时空和物质,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除了描绘画面,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他谈到了五季相食、长安日同远、岱宗政恐山颓等现实问题,探讨了自然、人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他把自己的梦境与画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和自然的深深眷恋。折叠 -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5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