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遗民思故国

出自清朝陈望曾的《和施士洁寄和○○楼上学○先生移居原韵
太平山下闭门居,海上词人递鲤书。避地遗民思故国,怀乡有客鉴前车。
公麟画法千秋在,伯虎诗篇万卷舒。轮奂君家完苟美,稻香卜筑结吟庐。
和施士洁寄和○○楼上学○先生移居原韵拼音解读
tài píng shān xià mén
hǎi shàng rén shū
mín guó
huái 怀 xiāng yǒu jiàn qián chē
gōng lín huà qiān qiū zài
shī piān wàn juàn shū
lún huàn jūn jiā wán gǒu měi
dào xiāng bo zhù jié y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太平山下闭门居住的情景。他收到了海上的一个词人送来的一封鲤鱼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他身旁还有一位客人,一起欣赏公麟的画作和伯虎的诗篇。 诗人在避地遗民中,思念着自己的故国和故土,但是又有一种宁静和安逸。他与客人一起欣赏美术和文学之美,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公麟是画家吴道子的别名,被誉为画法千秋;伯虎指的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其诗篇万卷舒展,留下不少经典之作。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稻香卜筑的生活理想,即建造一个田园诗意的居所,结伴而居,享受简单的幸福生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施士洁寄和○○楼上学○先生移居原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太平山下闭门居住的情景。他收到了海上的一个词人送来的一封鲤鱼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他…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太平山下闭门居住的情景。他收到了海上的一个词人送来的一封鲤鱼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他身旁还有一位客人,一起欣赏公麟的画作和伯虎的诗篇。 诗人在避地遗民中,思念着自己的故国和故土,但是又有一种宁静和安逸。他与客人一起欣赏美术和文学之美,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公麟是画家吴道子的别名,被誉为画法千秋;伯虎指的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其诗篇万卷舒展,留下不少经典之作。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稻香卜筑的生活理想,即建造一个田园诗意的居所,结伴而居,享受简单的幸福生活。折叠

作者介绍

陈望曾 陈望曾 陈望曾(1853-1929),字省三,号鲁村,别署安平遗民,祖籍福建漳浦,生于台湾台南。清朝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三甲第69名,授内阁中书。先后署广东雷州、韶州府知府。乙末(1895年)割台,携眷内渡,光绪四年(1878年)参加许南英发起的旧诗社团组织"崇正社",同时参加的人还有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等。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十三日,由二品顶戴军机处存记广东候补道陈望曾试署广东劝业…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487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