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寒望眼
出自清朝王闿运的《城上月夜》- 浮烟暗一城,孤月四边明。渔火动多影,湘流静有声。
风高寒望眼,漏永逼秋情。危磴荒池外,清时草渐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城市中的烟雾弥漫,而孤独的月亮高悬在天空四周都是明亮的。湖面上闪烁着渔火和它们产生的影子,同时流水发出安静的声响。风势很大,寒冷的风吹得人心情沉重,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秋天即将来临的情感压迫。在危险的山崖边荒芜的池塘旁,清新的草渐渐生长,预示着新的一季的开始。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及其变化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意境,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并引发思考。
- 背诵
-
城上月夜诗意赏析
-
王闿运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4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