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丛竹隔水看
出自清朝郑孝胥的《题吴鉴泉鉴园图 有序》- 金陵往来二十年,梦落复成桥水边。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当我前。
此园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烟。缚茅编篱极惨淡,口不能道心谓然。
眼前风景人未觉,引子入胜中有天。来游何止千百辈,谁者领略真萧闲。
我去复来如燕子,濠堂无处寻巢痕。喜君久为此园主,收拾世事归诗篇。
岂知兴亡一弹指,故国安在园空存。君虽未归归亦得,但恐百感伤心魂。
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与人生,描绘了诗人二十年来在金陵地区旅游的经历和对一处园林的感悟。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岁月变迁和人生兴衰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多年来不断往来金陵的经历,但如今回忆起来,已经觉得像是在桥水边做了一个梦。他在园中欣赏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的美景,却对园中未成之物也有所感悟。他剪取溪水收云烟,缚茅编篱,而内心仍然淡泊安静,无法言喻。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园中风景引人入胜,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即使千百人到此游览,也只有少数人能领略到真正的萧闲之美。他离开这个地方,再次到来时,却已找不到曾经留下的燕子巢痕。他庆幸园主能够长期守护这片园林,而自己却因为世事的牵扯而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能以诗篇表达内心的感慨。 最后,诗人用“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来结束整首诗,在表达了对园林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兴衰的思考后,他也深知自己已经远离了这片园林和曾经的岁月,但他仍然默数着旧时的恩怨,不忘过去的遗憾。
- 背诵
-
题吴鉴泉鉴园图 有序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与人生,描绘了诗人二十年来在金陵地区旅游的经历和对一处园林的感悟。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岁月…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与人生,描绘了诗人二十年来在金陵地区旅游的经历和对一处园林的感悟。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岁月变迁和人生兴衰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多年来不断往来金陵的经历,但如今回忆起来,已经觉得像是在桥水边做了一个梦。他在园中欣赏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的美景,却对园中未成之物也有所感悟。他剪取溪水收云烟,缚茅编篱,而内心仍然淡泊安静,无法言喻。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园中风景引人入胜,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即使千百人到此游览,也只有少数人能领略到真正的萧闲之美。他离开这个地方,再次到来时,却已找不到曾经留下的燕子巢痕。他庆幸园主能够长期守护这片园林,而自己却因为世事的牵扯而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能以诗篇表达内心的感慨。 最后,诗人用“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来结束整首诗,在表达了对园林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兴衰的思考后,他也深知自己已经远离了这片园林和曾经的岁月,但他仍然默数着旧时的恩怨,不忘过去的遗憾。折叠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2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