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复满前
出自清朝郑孝胥的《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 夷叟与辛翁,童稚同卧起。白头真手足,无病差可喜。
二亲弃我蚤,雪涕至暮齿。儿孙复满前,略亦识道理。
世途如暴风,不日当自止。吾侪亦小忍,稍为存人纪。
诗书虽半忘,馀味犹深旨。祇愁后难继,万卷空堆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年人夷叟和辛翁在一起过夜,他们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双亲虽然早逝但是他们现在彼此相依,没有疾病,亦可称得上是手足之情。他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触景伤情地流泪,但也有幸看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略微明白了一些道理。他们认为世事如同暴风骤雨一般不停歇,但相信这种困境不会持续太久,只要稍微忍耐,坚守人伦道德,就能度过难关。他们虽然已经记忆力衰退,但却仍然深爱着读书文化,尽管担心以后无法继续学习,万卷书堆最终也摆脱不了“空”这个字的命运。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家庭、友谊、人情之间的珍重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和思考。
- 背诵
-
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年人夷叟和辛翁在一起过夜,他们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双亲虽然早逝但是他们现在彼此相依,没有疾病,亦可称得…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年人夷叟和辛翁在一起过夜,他们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双亲虽然早逝但是他们现在彼此相依,没有疾病,亦可称得上是手足之情。他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触景伤情地流泪,但也有幸看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略微明白了一些道理。他们认为世事如同暴风骤雨一般不停歇,但相信这种困境不会持续太久,只要稍微忍耐,坚守人伦道德,就能度过难关。他们虽然已经记忆力衰退,但却仍然深爱着读书文化,尽管担心以后无法继续学习,万卷书堆最终也摆脱不了“空”这个字的命运。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家庭、友谊、人情之间的珍重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和思考。折叠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2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