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回名德既不昌
出自清朝郑孝胥的《答左笏卿并示介庵》- 亡国大夫诚可耻,避居海滨幸逃死。本心未死有鬼神,纵抱遗经亦妄耳。
少年各欲立奇节,老大落魄乃至此。苟活仍遭举世非,杜门犹被千夫指。
君诗博引到古人,身世略同定谁比。彦回名德既不昌,何用长生贪久视。
幼安元亮或庶几,风雨鸡鸣见君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叫做《赠卫八处士》。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亡国大夫诚可耻”,是指曾经为国家尽职尽责的士人,但因为时局变迁或者政治风波而无法继续在朝中任职,只能退隐海滨幸免于死亡,这种境遇令人悲愤不已,并认为是值得耻辱的。 第二句“少年各欲立奇节,老大落魄乃至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老年后的沉寂失意所产生的反差感受,以及社会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残酷评判。 第三句“君诗博引到古人,身世略同定谁比”,则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并寻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认同。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真正的君子。
- 背诵
-
答左笏卿并示介庵诗意赏析
这首诗叫做《赠卫八处士》。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亡国大夫诚可耻”,是指曾经为国家尽…展开这首诗叫做《赠卫八处士》。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亡国大夫诚可耻”,是指曾经为国家尽职尽责的士人,但因为时局变迁或者政治风波而无法继续在朝中任职,只能退隐海滨幸免于死亡,这种境遇令人悲愤不已,并认为是值得耻辱的。 第二句“少年各欲立奇节,老大落魄乃至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老年后的沉寂失意所产生的反差感受,以及社会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残酷评判。 第三句“君诗博引到古人,身世略同定谁比”,则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并寻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认同。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真正的君子。折叠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2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