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寻诗呼白云
出自清朝张问陶的《壬子十二月六日与亥白兄携酒游凌云山》- 脚踏凌云峰,手摩大佛顶。大佛缩项向西笑,公等观世真平等。
是时水涸江水间,一山浓翠浮波间。古洞轰轰答人语,悬崖奇木根如环。
倾耳附石壁,风浪声潺潺。大笑如游海门国,眼前只少松寥山。
兴到亲提一壶酒,兄酬弟劝环山走。酒肉淋漓过戒坛,寺僧扪舌如狗馋。
开山凿险谁之功,后有韦皋前海通。一心爱人如爱佛,挥金剜眼皆英雄。
我辈来游直游戏,姓名何必留天地。碑版零星碎欲无,千年生死真容易。
却对山泉怜浩劫,泉清恐有蛟龙蛰。人外寻诗呼白云,石根温酒攒红叶。
荒祠四面青山青,大苏独坐愁零丁。我拉遗像欲飞去,旁人指点疑仙灵。
不封万户侯,不识韩荆州。停舟聊痛饮,醉中并忘凌云游。
隔江遥问汉嘉守,此游颇胜东坡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高远望的人,在高山之巅脚踏云端,观赏着美景,同时也感悟到了佛法的智慧。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并让读者体验到了旷远、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在诗中,还描绘了峰顶上的古洞和奇木,以及寺庙中僧人的日常生活,其中酒肉淋漓、寺僧扪舌等描写也展现出了一种豁达和放松的心态。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游历经历,以及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和生死轮回的思考。整首诗融合了多种意象和情感元素,体现出了作者对自然、佛法、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背诵
-
壬子十二月六日与亥白兄携酒游凌云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高远望的人,在高山之巅脚踏云端,观赏着美景,同时也感悟到了佛法的智慧。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高远望的人,在高山之巅脚踏云端,观赏着美景,同时也感悟到了佛法的智慧。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并让读者体验到了旷远、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在诗中,还描绘了峰顶上的古洞和奇木,以及寺庙中僧人的日常生活,其中酒肉淋漓、寺僧扪舌等描写也展现出了一种豁达和放松的心态。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游历经历,以及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和生死轮回的思考。整首诗融合了多种意象和情感元素,体现出了作者对自然、佛法、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折叠 -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朝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朝“…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0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