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东武尊
出自清朝何绍基的《林少穆丈出石庵相国书庐山记卷子书后》- 忆昨泊浔阳,蹑屩登庐山。中途乃却走,风雨相追奔。
飘飘清夜梦,长绕香炉烟。扁舟捷于鹭,拍浪栖吴门。
觥觥林丈人,持节抚此民。威惠既摩刜,文章括流源。
银烛为我张,酒杯能使温。图史出奇{匚曶},手眼罗球珍。
就中书律精,批引劳绳斤。为言当代笔,惟有东武尊。
欣然出缇袭,相与参骨筋。横帧若云舒,细字宛珠连。
真韵澹逾即,古光深可扪。渊哉书意远,气如敷浅原。
颉颃五岳形,吐纳九派川。知其心手际,涵抱气化元。
适然写此记,意象宛肖焉。心神我已移,面目喜遇真。
平生嗜八法,颇亦厌拘牵。安得万里景,归此一捥悬。
行观海门潮,更袖岱岳云。登峰欲造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作者忆起曾经在浔阳停泊,攀登庐山的经历。途中遭遇风雨相追,但仍然梦回清夜,回味着那时香炉缭绕的美好场景。他看到了一位林丈人,持节抚民,以威惠摩刮社稷,同时也是个文学家,能才括流源。作者为他点燃银烛,倾酒为他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下,谈论图书和历史,共同欣赏古人的智慧,在阅读后感到心境愉悦。 随后,作者写道自己喜欢修习八法,但也厌倦了束缚。他想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观察海门潮汐、袖岱岳云后攀登高峰,达到顶峰,留下珍贵的记忆。最后,作者展望未来,有望将心手际、涵抱气化元的境界刻画成文字,表现出诗人的真实情感。
- 背诵
-
林少穆丈出石庵相国书庐山记卷子书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作者忆起曾经在浔阳停泊,攀登庐山的经历。途中遭遇风雨相追,但仍然梦回清夜,回味着那时香炉缭绕的美好场景。他看到…展开这首诗描述作者忆起曾经在浔阳停泊,攀登庐山的经历。途中遭遇风雨相追,但仍然梦回清夜,回味着那时香炉缭绕的美好场景。他看到了一位林丈人,持节抚民,以威惠摩刮社稷,同时也是个文学家,能才括流源。作者为他点燃银烛,倾酒为他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下,谈论图书和历史,共同欣赏古人的智慧,在阅读后感到心境愉悦。 随后,作者写道自己喜欢修习八法,但也厌倦了束缚。他想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观察海门潮汐、袖岱岳云后攀登高峰,达到顶峰,留下珍贵的记忆。最后,作者展望未来,有望将心手际、涵抱气化元的境界刻画成文字,表现出诗人的真实情感。折叠 -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0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