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原

出自清朝朱祖谋的《喜迁莺 其二 书感,寄王病山、秦晦鸣
斗柄危楼揭。望中原、盘雕没处,青山一发。连海西风掀尘黯,卷入关榆悴叶。
尚遮定、浮云明灭。烽火十三屏前路,照巫闾、知是谁家月。
辽鹤语,正呜咽。
微闻殿角春雷发。总难醒、十洲浓梦,桑田坐阅。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
莫道是、昆池初劫。负壑藏舟寻常事,怕苍黄、柱触共工折。
天外倚,剑花裂。
喜迁莺 其二 书感,寄王病山、秦晦鸣拼音解读
dòu bǐng wēi lóu jiē
wàng zhōng yuán pán diāo méi chù
qīng shān
lián hǎi 西 fēng xiān chén àn
juàn guān cuì
shàng zhē dìng yún míng miè
fēng huǒ shí sān píng qián
zhào zhī shì shuí jiā yuè
liáo
zhèng yān
wēi wén diàn 殿 jiǎo chūn léi
zǒng nán xǐng shí zhōu nóng mèng
sāng tián zuò yuè
xián shí yuān qín hán
mǎn yǎn qiū jīng lín jiǎ
dào shì kūn chí chū jié
cáng zhōu xún cháng shì
cāng huáng zhù chù gòng gōng shé
tiān wài
jiàn huā li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景象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悲痛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使整篇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感情色彩。 第一段描述了战火纷飞的场景,斗柄危楼揭表示战争已经到了最紧张的阶段,青山一发则表示胜负已经分明,而海西风掀尘黯、关榆悴叶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第二段描写了战争中的信息传递,烽火十三屏前路表示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困难和危险,而浮云明灭和知是谁家月则象征着在战争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掌握性。 第三段通过描写辽鹤语的呜咽表现出战争给生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伤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无奈和痛心。 第四段则是对战争的沉思和感慨,微闻殿角春雷发表现出战争的不断蔓延和扩大,而十洲浓梦则暗示着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等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动物灭绝的悲惨现实。 最后一段则通过剑花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望和失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喜迁莺 其二 书感,寄王病山、秦晦鸣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景象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悲痛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展开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景象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悲痛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使整篇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感情色彩。 第一段描述了战火纷飞的场景,斗柄危楼揭表示战争已经到了最紧张的阶段,青山一发则表示胜负已经分明,而海西风掀尘黯、关榆悴叶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第二段描写了战争中的信息传递,烽火十三屏前路表示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困难和危险,而浮云明灭和知是谁家月则象征着在战争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掌握性。 第三段通过描写辽鹤语的呜咽表现出战争给生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伤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无奈和痛心。 第四段则是对战争的沉思和感慨,微闻殿角春雷发表现出战争的不断蔓延和扩大,而十洲浓梦则暗示着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等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动物灭绝的悲惨现实。 最后一段则通过剑花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望和失望。折叠

作者介绍

朱祖谋 朱祖谋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0382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