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愁鬟
出自清朝郑文焯的《徵招 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 天心独有难平处,飞来一峰孤峭。七十二愁鬟,但罗罗云表。
任他娲炼巧,怕重有,烂柯人到。唤起山灵,问谁持去,袖中青小。
乱礁镇无言,西崦外,摩挲断烟衰草。不见采芝仙,剩沧州画稿。
笔端空翠绕,谩收拾,白云归老。仗天际,壁立苍茫,破万波昏晓。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的景象,描述了诗人在一处孤峭之地所见所思。他感叹自己内心的烦恼难以平息,并赞叹了眼前的美景。 诗中提到了七十二愁鬟,用以形容自己的忧虑和烦恼。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欣赏到身边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 诗人唤醒了山灵,并询问谁能带走他们的笔记和蓝色小草,来证明他们曾经在此停留过。他还提到了一些地名,如乱礁和西崦,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荒凉和寂静。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看着白云飘荡,壁立苍茫,似乎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探索和期望。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敬畏和感悟。
- 背诵
-
徵招 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的景象,描述了诗人在一处孤峭之地所见所思。他感叹自己内心的烦恼难以平息,并赞叹了眼前的美景。 诗中…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的景象,描述了诗人在一处孤峭之地所见所思。他感叹自己内心的烦恼难以平息,并赞叹了眼前的美景。 诗中提到了七十二愁鬟,用以形容自己的忧虑和烦恼。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欣赏到身边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 诗人唤醒了山灵,并询问谁能带走他们的笔记和蓝色小草,来证明他们曾经在此停留过。他还提到了一些地名,如乱礁和西崦,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荒凉和寂静。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看着白云飘荡,壁立苍茫,似乎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探索和期望。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敬畏和感悟。折叠 -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9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