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纵得赎蛾眉

出自清朝郑文焯的《踏莎行 其二 送子苾入陕
压酒春灯,掩歌秋扇。江南已是无肠断。曲中莫作水风听,尊前便有关山怨。
经醉池亭,临分笺管。西园芳草随人远。黄金纵得赎蛾眉,胡沙应换春风面。
踏莎行 其二 送子苾入陕拼音解读
jiǔ chūn dēng
yǎn qiū shàn
jiāng nán shì cháng duàn
zhōng zuò shuǐ fēng tīng
zūn qián biàn 便 yǒu guān shān yuàn
jīng zuì chí tíng
lín fèn jiān guǎn
西 yuán fāng cǎo suí rén yuǎn
huáng jīn zòng shú é méi
shā yīng huàn chūn fēng mi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描述了相逢之后的欢聚,但也有所留恋和怨愤。 首先,第一句“压酒春灯,掩歌秋扇”,描绘的是宴席上氛围热烈,人们踏着春天的气息饮酒,扬起秋天的扇子来遮盖声音。然而,接下来的“江南已是无肠断”,却表达了离别之情,虽然在美好的时光里相见,但他们彼此间的感情已经不再如初。 在第二段,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共同游赏西园,并借用黄金与胡沙作比喻,说明现实社会的变迁和自己的褪色,而自己的美貌与青春也渐行渐远。 最后,“尊前便有关山怨”,表明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岁月,无论是人还是事都已经成为向往的记忆,无法再次重来。在这种心境下,他把目光投向山外,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踏莎行 其二 送子苾入陕诗意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描述了相逢之后的欢聚,但也有所留恋和怨…展开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描述了相逢之后的欢聚,但也有所留恋和怨愤。 首先,第一句“压酒春灯,掩歌秋扇”,描绘的是宴席上氛围热烈,人们踏着春天的气息饮酒,扬起秋天的扇子来遮盖声音。然而,接下来的“江南已是无肠断”,却表达了离别之情,虽然在美好的时光里相见,但他们彼此间的感情已经不再如初。 在第二段,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共同游赏西园,并借用黄金与胡沙作比喻,说明现实社会的变迁和自己的褪色,而自己的美貌与青春也渐行渐远。 最后,“尊前便有关山怨”,表明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岁月,无论是人还是事都已经成为向往的记忆,无法再次重来。在这种心境下,他把目光投向山外,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931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