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颐手板供愁句
出自清朝郑文焯的《踏莎行 其三 送子苾入陕》- 蜀锦裁篇,吴皋飘寓。佳游顿失城南侣。桥边乌鹊纵分飞,陇头鹦鹉能言语。
柳雪官程,图书傢俱。扁舟明日长安路。多君一县好青山,支颐手板供愁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在蜀地,有一位巧手裁剪出美丽的锦缎;而在吴地,有一位文人隐居其中。然而,作者与他的佳游却因某些原因失去了联系。桥边的乌鹊纷飞不合,使得两个好友也失散了。在陇头,一只鹦鹉能够说话,或许可以代表着寂寞的心灵需要沟通。 接下来,作者走过柳林和雪山,在旅行中收集了许多图书和傢俱。明天,他将搭乘一艘小船前往长安。虽然离开了朋友和熟悉的领域,但是在路途中,作者看到了美丽的青山,并在其中消愁解闷。
- 背诵
-
踏莎行 其三 送子苾入陕诗意赏析
-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9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