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不作古器亡
出自清朝毕沅的《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 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别鹤离鹍调不闻,雪弦寂寂网轻尘。前年挟策走京洛,相逢一一为吾陈。
云是家藏琴有四,一有有元至正年间识。蛟唇蛇腹凤皇丝,背篆犹衔松雪字。
中抱泠泠太古心,王孙秀邸寄愁深。凭添南渡沧桑感,弹彻西台恸哭音。
琴是人非岁复月,浮云柳絮飘空阔。缣素流传半劫灰,五百年来剩此物。
予爱琴德通琴声,点点寒星纤指横。若将焦尾遥相赠,便是中郎无限情。
玉轸孤桐分一片,柳家双锁人难见。梅花淡月隔江南,莫负秋堂红石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山人的琴,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山人住在云麓山脉,他的琴是明徽时期制作的,被认为是珍品。虽然琴已经很老了,但它仍然能发出奇妙的声音,让人感到神奇与美丽。 作者描述了琴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已经存放了五百年,即使它现在看起来有些破旧,但仍然值得珍视。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琴的喜爱之情,如果有机会,他愿意把焦尾送给自己所爱的人。 最后,诗人提到了孤寂的桐树、锁住门户的柳家和远隔江南的梅花和淡月,这些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 背诵
-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山人的琴,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山人住在云麓山脉,他的琴是明徽时期制作的,被认为是珍品。虽然琴已经很老了,但…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山人的琴,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山人住在云麓山脉,他的琴是明徽时期制作的,被认为是珍品。虽然琴已经很老了,但它仍然能发出奇妙的声音,让人感到神奇与美丽。 作者描述了琴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已经存放了五百年,即使它现在看起来有些破旧,但仍然值得珍视。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琴的喜爱之情,如果有机会,他愿意把焦尾送给自己所爱的人。 最后,诗人提到了孤寂的桐树、锁住门户的柳家和远隔江南的梅花和淡月,这些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折叠 -
毕沅
毕沅(1730~1797)清朝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8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