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涂膏问谁致
出自清朝李慈铭的《村居杂感 其三》- 洞庭千里气萧森,杀伐愁连大地阴。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
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南唐末年,武将李煜在对抗北方侵略的战争中所经历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洞庭千里气萧森”,形容洞庭湖周围的气氛凄凉,表示南唐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第二句“杀伐愁连大地阴”,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和忧愁,整个地区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第三句“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表达了李煜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率领部队克敌制胜,打败了北方侵略者,成功保卫了南唐的国土。 第四句“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破坏。南方的气候和风景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最后两句“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表达了李煜对于战争的感慨,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只能听从自然的安排和命运的安排。
- 背诵
-
村居杂感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南唐末年,武将李煜在对抗北方侵略的战争中所经历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洞庭千里气萧森”,形容洞庭湖周围的气…展开这首诗是描写南唐末年,武将李煜在对抗北方侵略的战争中所经历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洞庭千里气萧森”,形容洞庭湖周围的气氛凄凉,表示南唐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第二句“杀伐愁连大地阴”,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和忧愁,整个地区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第三句“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表达了李煜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率领部队克敌制胜,打败了北方侵略者,成功保卫了南唐的国土。 第四句“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破坏。南方的气候和风景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最后两句“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表达了李煜对于战争的感慨,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只能听从自然的安排和命运的安排。折叠 -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8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