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龙门在天

出自清朝俞樾的《醉太平十四首 其四
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
名山太寒。遗书半残。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
醉太平十四首 其四拼音解读
míng gāo dòu shān
shēn chí mán
wén zhāng jīng shù liú chuán
wàng lóng mén zài tiān
míng shān tài hán
shū bàn cán
jiǎng táng màn cǎo huāng yān
wèn ér sūn zhí b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和遭遇。 第一句“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描述的是他年轻时的辉煌,他名声大噪,走遍名山大川,令人敬畏。 第二句“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说明他当初的成就并非空穴来风,他真正拥有才华,在文学和智慧方面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他仍然保持着远大的志向,并期待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句“名山太寒。遗书半残。”描述了他中年时的失落,他离开了名山,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事业开始凋零,他留下的著作也未能完全保存下来。 最后一句“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则描述了他晚年时的孤单和沉思。他的教室已被荒草和尘土覆盖,他在孤独中回顾过去,思考自己的遭遇和意义,并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他的精神遗产,继续前行。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醉太平十四首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和遭遇。 第一句“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描述的是他年轻时的辉煌,他名声大噪,走遍名山…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和遭遇。 第一句“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描述的是他年轻时的辉煌,他名声大噪,走遍名山大川,令人敬畏。 第二句“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说明他当初的成就并非空穴来风,他真正拥有才华,在文学和智慧方面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他仍然保持着远大的志向,并期待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句“名山太寒。遗书半残。”描述了他中年时的失落,他离开了名山,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事业开始凋零,他留下的著作也未能完全保存下来。 最后一句“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则描述了他晚年时的孤单和沉思。他的教室已被荒草和尘土覆盖,他在孤独中回顾过去,思考自己的遭遇和意义,并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他的精神遗产,继续前行。折叠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8036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