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口不教尝
出自清朝俞樾的《一萼红 风菱》-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江乡的美景和其中一种采摘水果的场景。在江乡有一条斜界,水中间生长着茂密的青翠植物。在这里,人们戴着尖头鞋,身体弯曲像弓,采摘着满筐的果实。 秋天来临时,风吹高了檐口的果实,但是谗言却不会影响儿童品尝这些美味。果实经过几日的西风吹拂,变得更加透明,像玉质一样发亮。 作者欣赏这些果实并将其装满晶盘,虽然这些果实已经很瘦小了,仿佛老去的秋娘,但是它们的味道依旧包含着无限余味。作者自嘲自己的形骸槁木,但是他的风调仍与这些果实相当。他提醒读者不要浪费年华,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事物。
- 背诵
-
一萼红 风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江乡的美景和其中一种采摘水果的场景。在江乡有一条斜界,水中间生长着茂密的青翠植物。在这里,人们戴着尖头鞋,身…展开这首诗描述了江乡的美景和其中一种采摘水果的场景。在江乡有一条斜界,水中间生长着茂密的青翠植物。在这里,人们戴着尖头鞋,身体弯曲像弓,采摘着满筐的果实。 秋天来临时,风吹高了檐口的果实,但是谗言却不会影响儿童品尝这些美味。果实经过几日的西风吹拂,变得更加透明,像玉质一样发亮。 作者欣赏这些果实并将其装满晶盘,虽然这些果实已经很瘦小了,仿佛老去的秋娘,但是它们的味道依旧包含着无限余味。作者自嘲自己的形骸槁木,但是他的风调仍与这些果实相当。他提醒读者不要浪费年华,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折叠 -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8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