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声被丝竹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咏古 其八》- 湘累泽畔吟,亦似秦庭哭。同怀宗国心,夙夜忧倾覆。
自古楚贤才,二君最贞淑。忠爱格上天,大仇终报复。
三户即三闾,亡秦在公族。义帝虽不终,诸侯尽臣仆。
汉兴离骚显,楚声被丝竹。高帝歌大风,夫人和鸿鹄。
皆是离骚馀,哀乐同敦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怀念先祖和国的情感。作者在湘累泽畔吟诵,就像秦庭哭泣一样悲痛。他和其他有同样怀抱宗国之心的人们一起日夜担忧国家倾覆的命运。 作者仰慕自古以来楚国贤才的风范,特别是二君最为贞淑。这些人的忠诚与爱国精神超越了天地,而大仇终将得到报复。 接着,作者叙述了秦朝覆灭后的局面,三户成了三闾,公族被消灭,义帝虽然没有最终成功,但所有诸侯都归顺于汉王朝,成为了臣仆。 最后,作者回到了“离骚”这一主题,提到了楚声被丝竹所传颂,高帝歌唱着大风,“夫人”则伴随着鸿鹄的律动。这些都是离骚的遗产,在哀乐中表达着同样的真挚情感。
- 背诵
-
咏古 其八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怀念先祖和国的情感。作者在湘累泽畔吟诵,就像秦庭哭泣一样悲痛。他和其他有同样怀抱宗国之心的人们一起日夜担…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怀念先祖和国的情感。作者在湘累泽畔吟诵,就像秦庭哭泣一样悲痛。他和其他有同样怀抱宗国之心的人们一起日夜担忧国家倾覆的命运。 作者仰慕自古以来楚国贤才的风范,特别是二君最为贞淑。这些人的忠诚与爱国精神超越了天地,而大仇终将得到报复。 接着,作者叙述了秦朝覆灭后的局面,三户成了三闾,公族被消灭,义帝虽然没有最终成功,但所有诸侯都归顺于汉王朝,成为了臣仆。 最后,作者回到了“离骚”这一主题,提到了楚声被丝竹所传颂,高帝歌唱着大风,“夫人”则伴随着鸿鹄的律动。这些都是离骚的遗产,在哀乐中表达着同样的真挚情感。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