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弃寒微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答陈宛平 其二》-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大意是,作者自认为才学浅薄,不敢自称为师傅。他认为自己只会一些琐碎的知识,而且受到了腐朽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作者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很渺茫,即使已经年迈,也不知道天命安排的是什么。他把生活看作游戏,像个孩子一样享受它。他感激朋友关心自己,但因为贫困无法提供更好的食物。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感谢朋友对他的照顾,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厚情感。他相信微小的力量也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就像微尘能够撼动华岳,蚁穴可以溃坝。作者相信要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需要在深入探究事情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背诵
-
答陈宛平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作者自认为才学浅薄,不敢自称为师傅。他认为自己只会一些琐碎的知识,而且受到了腐朽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成为…展开这首诗的大意是,作者自认为才学浅薄,不敢自称为师傅。他认为自己只会一些琐碎的知识,而且受到了腐朽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作者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很渺茫,即使已经年迈,也不知道天命安排的是什么。他把生活看作游戏,像个孩子一样享受它。他感激朋友关心自己,但因为贫困无法提供更好的食物。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感谢朋友对他的照顾,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厚情感。他相信微小的力量也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就像微尘能够撼动华岳,蚁穴可以溃坝。作者相信要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需要在深入探究事情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