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幸未绝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咏史赠杨君》- 张耳从汉高,实用甘公说。任嚣志偏霸,亦以天文决。
五星射越门,光气分隆准。甘公言一倡,诸侯尽心折。
圣汉以龙兴,功可齐人杰。君今治天官,言星复明哲。
手执大人符,机祥虑先泄。观文以察变,吾尝求五列。
元气斟酌之,欲将斗柄揭。三易有洞玑,微言幸未绝。
与君为天数,阴阳受开闭。灾异谨大书,忧患惟崩竭。
天监岂无知,云汉光尚彻。牵牛终服箱,南箕将失舌。
织女多文章,经纬资吾拙。君且引兕觥,俯仰毋悲咽。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叫张耳的人,他从汉高那里得到了甘公的建议和指导。在嚣志霸气横行的时代,张耳依靠天文知识来做出决策,并成功地让各个诸侯听从自己的号令。 在汉朝得到龙神的保佑下,张耳成为了一位有功劳的杰出人物。现在他担任治理天官的职务,能够研究星象并预测大事。他手持符箓,深谋远虑,在观察历史变化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并渴望探索五方星象的奥秘。 通过对元气的斟酌,张耳想要揭示斗柄(即北斗七星)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三易中的洞玑是有所启示的;虽然只是微小的言辞,但尚未断绝。 跟随着天命而行,阴阳交替运转。每当灾异出现时,他都会记录在大书上,因为忧患长存。 虽然天监官员也都十分明智,但天空依然是清亮的。牵牛星最终服从北斗箱(即北斗七星),南箕星则将失去它的话语权。织女星精通文章,而经纬学则是他自己的弱项。张耳提醒大家,享受人生的美好也很重要,不要总是沉湎于悲伤之中。
- 背诵
-
咏史赠杨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叫张耳的人,他从汉高那里得到了甘公的建议和指导。在嚣志霸气横行的时代,张耳依靠天文知识来做出决策,并成功…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叫张耳的人,他从汉高那里得到了甘公的建议和指导。在嚣志霸气横行的时代,张耳依靠天文知识来做出决策,并成功地让各个诸侯听从自己的号令。 在汉朝得到龙神的保佑下,张耳成为了一位有功劳的杰出人物。现在他担任治理天官的职务,能够研究星象并预测大事。他手持符箓,深谋远虑,在观察历史变化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并渴望探索五方星象的奥秘。 通过对元气的斟酌,张耳想要揭示斗柄(即北斗七星)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三易中的洞玑是有所启示的;虽然只是微小的言辞,但尚未断绝。 跟随着天命而行,阴阳交替运转。每当灾异出现时,他都会记录在大书上,因为忧患长存。 虽然天监官员也都十分明智,但天空依然是清亮的。牵牛星最终服从北斗箱(即北斗七星),南箕星则将失去它的话语权。织女星精通文章,而经纬学则是他自己的弱项。张耳提醒大家,享受人生的美好也很重要,不要总是沉湎于悲伤之中。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