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骨肉亲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咏怀 其十四》- 溪谷何多风,猿猴鸣相追。兔丝无断绝,百尺绿松枝。
调琴苦弦急,望远苦心悲。断发逃荆蛮,三载不得归。
岂无骨肉亲,金尽天性亏。世路皆太行,履道吾何之。
神鸾冲高天,毋使鸒鸠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谷中的遭遇和不幸。他感叹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但也包含了他的孤独与悲伤。他听到了猴子和猿猴的嘶叫声,看到了百尺高的松树,却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弹奏琴弦时,心情十分沉郁,因为他远离亲人和家乡已有三年之久,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头发并逃离了荆蛮地区。 最后一句话是“神鸾冲高天,毋使鸒鸠欺。”它表示诗人对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坚定,即使他身处逆境,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并遵循自己的内心信仰,不让低劣的事物影响到他的判断力和行动。
- 背诵
-
咏怀 其十四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