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日来往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虎门观海作》- 朝自扶胥南,万里穷泱漭。溟波接百川,倾泻多奇状。
潮从虎门出,势到沃焦放。祝融在阴墟,天池正相向。
天命南海帝,来从南岳上。宫阙临扶桑,百王所禋享。
元气一吐吞,日月光相养。混沌在中央,精华资酝酿。
咫石天河通,浮槎日来往。丈夫朝饮牛,牛口吐溟涨。
渚边多织妇,微闻弄机响。八月水益大,吾欲浮演漾。
槎从海若取,食须天吴饷。倏忽至云汉,客星恣摩荡。
抚手笑黄姑,独处徒惆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朝着南方自己旅行的场景。他穿越汪洋大海,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神秘的奇观。他经过虎门、沃焦,看到了阴墟和天池。他还看到了南岳山上的帝王宫殿,以及在其中享受福利的百王。经过吐纳元气,日月光芒相辉映,中央混沌之地中精华酝酿。他见到了咫尺石和天河相通,也看到了日夜来往的浮槎。在岸边,有许多织布的女子,在微弱的机器声中工作。当八月水位上涨时,他想漂浮。他从海若取了一只船,必须准备好食物,以便天吴的人送给他。他快速到达云汉星河,看着流星从他的身旁跃过。最后他失落地独自流连于此,回想起曾经的黄姑和他的珍贵记忆。
- 背诵
-
虎门观海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朝着南方自己旅行的场景。他穿越汪洋大海,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神秘的奇观。他经过虎门、沃焦,看到了阴墟…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朝着南方自己旅行的场景。他穿越汪洋大海,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神秘的奇观。他经过虎门、沃焦,看到了阴墟和天池。他还看到了南岳山上的帝王宫殿,以及在其中享受福利的百王。经过吐纳元气,日月光芒相辉映,中央混沌之地中精华酝酿。他见到了咫尺石和天河相通,也看到了日夜来往的浮槎。在岸边,有许多织布的女子,在微弱的机器声中工作。当八月水位上涨时,他想漂浮。他从海若取了一只船,必须准备好食物,以便天吴的人送给他。他快速到达云汉星河,看着流星从他的身旁跃过。最后他失落地独自流连于此,回想起曾经的黄姑和他的珍贵记忆。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