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罗浮争得知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罗浮探梅歌为臧喟亭作
罗浮梅花天下闻,千树万树如白云。开时花似玉杯大,枝枝受命罗浮君。
么凤一食三百朵,绿萼檀香留与我。君来先到梅花村,重梦美人君不可。
四百峰间开更开,花从旧蒂作新胎。今岁雪多添一瓣,去年霜少尽重台。
玄墓西溪花百里,可惜天寒香似水。炎天气暖长氤氲,生熟水沉作须蕊。
不到罗浮争得知,梅花自此长相思。化为蝴蝶车轮大,岁岁来攀太古枝。
罗浮探梅歌为臧喟亭作拼音解读
luó méi huā tiān xià wén
qiān shù wàn shù bái yún
kāi shí huā bēi
zhī zhī shòu mìng luó jūn
me fèng shí sān bǎi duǒ
绿 è tán xiāng liú
jūn lái xiān dào méi huā cūn
zhòng mèng měi rén jūn
bǎi fēng jiān kāi gèng kāi
huā cóng jiù zuò xīn tāi
jīn suì xuě duō tiān bàn
nián shuāng shǎo jìn zhòng tái
xuán 西 huā bǎi
tiān hán xiāng shuǐ
yán tiān nuǎn zhǎng yīn yūn
shēng shú shuǐ chén zuò ruǐ
dào luó zhēng zhī
méi huā zhǎng xiàng
huà wéi dié chē lún
suì suì lái pān tài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描述了罗浮山上盛开的梅花美景。梅花是一种具有高雅品质和文化背景的花卉,在亚洲被视为清雅、高洁、忠诚和孤高不群的象征。诗中描绘了梅花如云海般遮盖整个山谷,每朵花都是一个玉杯大小的美丽存在。它们在寒冷的天气里生长茁壮,展现出生命力与韧性。 诗人还提到了“么凤”,这是一个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只吃三百朵梅花才能成为仙鸟。在这首诗中,“么凤”吃了很多梅花并留下了绿色的萼片和檀香味。 诗人也向读者推荐了梅花村,这是一个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他还提到了罗浮山四百座峰峦中盛开的梅花,这些花从旧枝上开出新花,展示着梅花的繁衍和生命力。 最后,诗人通过比喻将梅花化作了一只车轮大小的蝴蝶,表示梅花美景令人心醉神迷,年年都会被人攀援。整首诗歌充满了对青春、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罗浮探梅歌为臧喟亭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了罗浮山上盛开的梅花美景。梅花是一种具有高雅品质和文化背景的花卉,在亚洲被视为清雅、高洁、忠诚和孤高不群的象…展开
这首诗歌描述了罗浮山上盛开的梅花美景。梅花是一种具有高雅品质和文化背景的花卉,在亚洲被视为清雅、高洁、忠诚和孤高不群的象征。诗中描绘了梅花如云海般遮盖整个山谷,每朵花都是一个玉杯大小的美丽存在。它们在寒冷的天气里生长茁壮,展现出生命力与韧性。 诗人还提到了“么凤”,这是一个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只吃三百朵梅花才能成为仙鸟。在这首诗中,“么凤”吃了很多梅花并留下了绿色的萼片和檀香味。 诗人也向读者推荐了梅花村,这是一个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他还提到了罗浮山四百座峰峦中盛开的梅花,这些花从旧枝上开出新花,展示着梅花的繁衍和生命力。 最后,诗人通过比喻将梅花化作了一只车轮大小的蝴蝶,表示梅花美景令人心醉神迷,年年都会被人攀援。整首诗歌充满了对青春、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42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