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时簪茉莉围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堂上行》- 堂上老人七十九,绝似麻姑能饮酒。白发垂垂亦至腰,梳头辄命梁鸾妇。
小妇脔鸡鸡颇肥,大奴斸笋未曾稀。果甘最爱芭蕉实,花好时簪茉莉围。
当轩一树沙梨熟,男女孙雏分亦足。画眉两两斗歌声,萱草纷纷争一束。
骥子先教三字经,熊儿早诵九春曲。春来日比人间长,举杯劝日休飞光。
听泉之妣百有四,沧洲处士八旬强。我今母子如能似,亦为吾族一祯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人家庭的生活景象。老人已经七十九岁,但仍然有着麻姑般的能力可以喝酒。他的头发已经垂到了腰部,每天由梁鸾妇来为他梳理。在家中,小妇们准备美食,大奴们砍伐新鲜笋子。最爱吃的水果是芭蕉实,最喜欢摆放的花卉则是茉莉花。家中还有一棵沙梨树结满了果实,男女孙辈们分着吃得很满足。在院子里,画眉鸟在斗歌,萱草竞相盛开。教育方面,老人家很重视孙辈们的学业,骥子先让他们学三字经,而熊儿则学唱九春曲。最后,作者表达出自己希望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也能像老人家庭那样团结幸福,成为一个吉祥的一族。
- 背诵
-
堂上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人家庭的生活景象。老人已经七十九岁,但仍然有着麻姑般的能力可以喝酒。他的头发已经垂到了腰部,每天由梁鸾…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人家庭的生活景象。老人已经七十九岁,但仍然有着麻姑般的能力可以喝酒。他的头发已经垂到了腰部,每天由梁鸾妇来为他梳理。在家中,小妇们准备美食,大奴们砍伐新鲜笋子。最爱吃的水果是芭蕉实,最喜欢摆放的花卉则是茉莉花。家中还有一棵沙梨树结满了果实,男女孙辈们分着吃得很满足。在院子里,画眉鸟在斗歌,萱草竞相盛开。教育方面,老人家很重视孙辈们的学业,骥子先让他们学三字经,而熊儿则学唱九春曲。最后,作者表达出自己希望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也能像老人家庭那样团结幸福,成为一个吉祥的一族。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