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秋声撼睡童
出自清朝丘逢甲的《东山感秋词》- 万树秋声撼睡童,读书情趣逊欧公。挑灯自写纫兰句,一卷离骚当国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读书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树叶被秋风吹动发出 rustling 的声音,这将睡眠中的孩子惊醒;然而,他早已习惯于读书的乐趣,并且很快就陷入了书中的故事情节中,被它深深吸引。 诗歌中还描述了一个人独自挑灯夜读的情境,他写下了一些诗文,其中包括“纫兰句”。这种形式的“离骚”(李白的一篇长诗)也被称为“国风”,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国家的传统文化,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整首诗表现出了对阅读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描写美好的读书氛围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崇。
- 背诵
-
东山感秋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读书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树叶被秋风吹动发出 rustling 的声音,这将睡眠中的孩子惊醒;然而,…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读书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树叶被秋风吹动发出 rustling 的声音,这将睡眠中的孩子惊醒;然而,他早已习惯于读书的乐趣,并且很快就陷入了书中的故事情节中,被它深深吸引。 诗歌中还描述了一个人独自挑灯夜读的情境,他写下了一些诗文,其中包括“纫兰句”。这种形式的“离骚”(李白的一篇长诗)也被称为“国风”,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国家的传统文化,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整首诗表现出了对阅读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描写美好的读书氛围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崇。折叠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5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