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媚沦涟
出自清朝沈德潜的《支公塔》- 松阴媚沦涟,境冷人踪灭。中峙窣堵波,高僧此归骨。
兰亭未会前,纪载何人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山林景色,其中既有人类的存在也有自然的风光。第一句“松阴媚沦涟”,描绘了松树的阴影和水波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境冷人踪灭”,表达了这里的环境十分冷清,无人迹可寻。 接下来的两句“中峙窣堵波,高僧此归骨”则暗示着这座孤寂的山林中存在着一个高僧,他在这里修行,最终将会归于尘土,化为骨灰。 最后两句“兰亭未会前,纪载何人笔”,则以对兰亭集序的回忆与赞扬来结束整篇诗歌。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兰亭集序的感慨,记录下这段时间的美好回忆,并且对作者兰陵王的文学造诣表示敬仰。
- 背诵
-
支公塔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山林景色,其中既有人类的存在也有自然的风光。第一句“松阴媚沦涟”,描绘了松树的阴影和水…展开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山林景色,其中既有人类的存在也有自然的风光。第一句“松阴媚沦涟”,描绘了松树的阴影和水波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境冷人踪灭”,表达了这里的环境十分冷清,无人迹可寻。 接下来的两句“中峙窣堵波,高僧此归骨”则暗示着这座孤寂的山林中存在着一个高僧,他在这里修行,最终将会归于尘土,化为骨灰。 最后两句“兰亭未会前,纪载何人笔”,则以对兰亭集序的回忆与赞扬来结束整篇诗歌。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兰亭集序的感慨,记录下这段时间的美好回忆,并且对作者兰陵王的文学造诣表示敬仰。折叠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朝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4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