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家评略遍
出自清朝黄宗羲的《与徐昭法》-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
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
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
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他和徐昭一起在灵岩寺共修法的情景。徐昭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但已经逝世,白居易来到这里参加集会荐读他的法书,虚拟了徐昭的存在。 在灵岩寺,白居易看到了陈列着徐昭的像,却没有看到他本人。他感慨万分,认为徐昭所传的法已传到了后人之手,而徐昭自己却不再此间。他翻阅徐昭的文集和书信,认为徐昭的作品精妙绝伦,非常珍贵,值得大力推崇。 在夜晚,白居易在天山堂中与其他学者讨论徐昭的法书和文章,得出了很多收获。在此过程中,白居易认为自己言谈不多,而徐昭则像竹笛一样清淡。然而,白居易也意识到,徐昭的声望和影响力比自己更加广泛,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整首诗表现了对徐昭的敬仰和推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学术的谦虚态度。
- 背诵
-
与徐昭法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他和徐昭一起在灵岩寺共修法的情景。徐昭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但已经逝世,白居易来到这里参加…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他和徐昭一起在灵岩寺共修法的情景。徐昭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但已经逝世,白居易来到这里参加集会荐读他的法书,虚拟了徐昭的存在。 在灵岩寺,白居易看到了陈列着徐昭的像,却没有看到他本人。他感慨万分,认为徐昭所传的法已传到了后人之手,而徐昭自己却不再此间。他翻阅徐昭的文集和书信,认为徐昭的作品精妙绝伦,非常珍贵,值得大力推崇。 在夜晚,白居易在天山堂中与其他学者讨论徐昭的法书和文章,得出了很多收获。在此过程中,白居易认为自己言谈不多,而徐昭则像竹笛一样清淡。然而,白居易也意识到,徐昭的声望和影响力比自己更加广泛,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整首诗表现了对徐昭的敬仰和推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学术的谦虚态度。折叠 -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其父因东林党狱被阉党迫害而死。崇祯帝即位,宗羲赴京为父鸣冤,被许为「忠臣孤子」。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弘光政权崩溃,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他募乡民在余姚举兵抗清,时称「世忠营」。鲁王政权授以监察御史兼职方之职。兵败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至死不仕清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4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