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疾呼自庙堂
出自清朝黄宗羲的《三月十九日闻杜鹃》- 江村漠漠竹枝雨,杜鹃上下声音苦。此鸟年年向寒食,何独今闻摧肺腑。
昔人云是古帝魂,再拜不敢忘旧主。前年三月十九日,山岳崩颓哀下土。
杂花生树莺又飞,逆首依然逋膏斧。燕山模糊吹蒿薤,江表熙怡卧钟鼓。
太王蓄意及圣昌,奥窔通诚各追数。金马封事石渠书,怨毒犹然在门户。
静听呜咽若有谓,懦夫不难安寠薮。何不疾呼自庙堂,徒令涕泣沾草莽。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满。诗中描绘了江村笼罩在雨雾中,杜鹃凄厉的声音难听,此时正是寒食节,但现在却听到了摧残人心的声响。接着,诗人回忆了历史上的圣君太王,并感叹其奥秘渊深,即使过去已经拜祭过太王,但依然不能忘却他的功德。随后,诗人又提到了前年的山崩事件和当前燕山、江表的景象,表示自然灾害和政治乱象的同时发生,令人倍感不安。最后,诗人呼吁应该大声疾呼,让整个世界都知道这种悲痛和愤怒,而不是止于流泪或懦弱,只有这样才能唤起更多人的反思和行动。
- 背诵
-
三月十九日闻杜鹃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满。诗中描绘了江村笼罩在雨雾中,杜鹃凄厉的声音…展开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满。诗中描绘了江村笼罩在雨雾中,杜鹃凄厉的声音难听,此时正是寒食节,但现在却听到了摧残人心的声响。接着,诗人回忆了历史上的圣君太王,并感叹其奥秘渊深,即使过去已经拜祭过太王,但依然不能忘却他的功德。随后,诗人又提到了前年的山崩事件和当前燕山、江表的景象,表示自然灾害和政治乱象的同时发生,令人倍感不安。最后,诗人呼吁应该大声疾呼,让整个世界都知道这种悲痛和愤怒,而不是止于流泪或懦弱,只有这样才能唤起更多人的反思和行动。折叠 -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其父因东林党狱被阉党迫害而死。崇祯帝即位,宗羲赴京为父鸣冤,被许为「忠臣孤子」。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弘光政权崩溃,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他募乡民在余姚举兵抗清,时称「世忠营」。鲁王政权授以监察御史兼职方之职。兵败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至死不仕清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4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