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韩吏部
出自宋朝周行己的《和子同观音寺新居》- 太学士千数,济济多白袍。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
风俗且如此,焉能独守高。详择乃其道,或得贤与豪。
近复失段子,呜呼命不遭。吾生得觊豁,谁能置圈牢。
武或万人敌,何用学六韬。文士亦龌龊,劳心徒忉忉。
利害竟何许,相去九牛毛。脱略或吾事,青松隐藜蒿。
麟凤岂仰见,狐狸多叫号。如不卜清旷,乐此阮与陶。
文思韩吏部,诗见杜工曹。挥麈谈风月,中夜声颾颾。
往往移北山,不必反楚骚。吾道用无穷,所志各有操。
或隐身幽讨,或放迹游遨。平生事已定,用心奚独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名为《太学士》。它的主题是作者对身处士人之中(“济济多白袍”),却深感自己不够优秀,无法与其他出色的学者相提并论的感受。他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详细全面,需要更加努力和勤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此外,作者也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他认为,在风俗习惯的影响下,许多人会选择走平庸之路,不愿意冒险创新。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只有坚持自己的道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最后,作者提到了自己倾向于文学,而不是军事或政治方面的学问。他也意识到,文学界的竞争同样激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志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背诵
-
和子同观音寺新居诗意赏析
这首诗名为《太学士》。它的主题是作者对身处士人之中(“济济多白袍”),却深感自己不够优秀,无法与其他出色的学者相提并论的…展开这首诗名为《太学士》。它的主题是作者对身处士人之中(“济济多白袍”),却深感自己不够优秀,无法与其他出色的学者相提并论的感受。他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详细全面,需要更加努力和勤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此外,作者也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他认为,在风俗习惯的影响下,许多人会选择走平庸之路,不愿意冒险创新。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只有坚持自己的道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最后,作者提到了自己倾向于文学,而不是军事或政治方面的学问。他也意识到,文学界的竞争同样激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志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折叠 -
周行己
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9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