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足雁声

出自南北朝李端的《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拼音解读
èr shí zài biān chéng
jūn zhōng yǒng míng
juàn shōu bài
zhàn yōng cán bīng
zhèn yuān
shāo shān cǎo míng
sāi xián yuǎn liè
shī lǎo yàn fèn yíng
xuě lǐng rén
bīng yàn shēng
líng gān méi
chóu chàng hàn gōng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李陵的遭遇和心情。李陵是汉代名将,但他曾经因为与皇帝的女儿私通被贬到边疆,在那里领兵抵御匈奴的入侵。 第一句“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指出李陵年轻时就已经在边疆当兵,并且在那里表现出色,得到了勇名。 接下来几句描述了李陵在战争中的表现,“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意味着他在打败敌人之后还能够成功保留自己的部队,“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则是在形容战场上的惨烈和悲壮气氛。 最后两句“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则是在表达李陵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于之前的荣誉地位的怀念和失落。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李陵的遭遇和心情。李陵是汉代名将,但他曾经因为与皇帝的女儿私通被贬到边疆,在那里领兵抵御匈奴的入侵。 第…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李陵的遭遇和心情。李陵是汉代名将,但他曾经因为与皇帝的女儿私通被贬到边疆,在那里领兵抵御匈奴的入侵。 第一句“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指出李陵年轻时就已经在边疆当兵,并且在那里表现出色,得到了勇名。 接下来几句描述了李陵在战争中的表现,“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意味着他在打败敌人之后还能够成功保留自己的部队,“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则是在形容战场上的惨烈和悲壮气氛。 最后两句“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则是在表达李陵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于之前的荣誉地位的怀念和失落。折叠

作者介绍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85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