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散还复聚
出自宋朝释德洪的《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
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
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
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
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走江南和故乡之间的道士的情感和思考。在去年他遇到了一只燕子,并在江南住下。他笑着看着鸿雁飞来,然后又回到龙安浦。但今年寒食节过后,他的心开始飘浮起来。他不知道是否能如期回家换掉秋菊。他认为人生就像浮云,有时散开,有时聚拢。而这种聚拢并不是可以必然发生的,他担心如果不幸散开,会变成人间的雨。他喜欢隐居在山中,沿着石头路行走。虽然他已离开家乡很久,但他仍然想念故山,也对缺乏足够尊重的祖先感到内疚。最后,落日映衬着金盆,景色苍茫,他很难摆脱思乡情怀的纷扰,写下了这首凝重的诗篇。
- 背诵
-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走江南和故乡之间的道士的情感和思考。在去年他遇到了一只燕子,并在江南住下。他笑着看着鸿雁飞来,然后又回…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走江南和故乡之间的道士的情感和思考。在去年他遇到了一只燕子,并在江南住下。他笑着看着鸿雁飞来,然后又回到龙安浦。但今年寒食节过后,他的心开始飘浮起来。他不知道是否能如期回家换掉秋菊。他认为人生就像浮云,有时散开,有时聚拢。而这种聚拢并不是可以必然发生的,他担心如果不幸散开,会变成人间的雨。他喜欢隐居在山中,沿着石头路行走。虽然他已离开家乡很久,但他仍然想念故山,也对缺乏足够尊重的祖先感到内疚。最后,落日映衬着金盆,景色苍茫,他很难摆脱思乡情怀的纷扰,写下了这首凝重的诗篇。折叠 -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8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