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握与拳

出自宋朝释德洪的《永嘉真觉大师真赞
情根无功,意识无作。现量圆成,见闻知觉。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谷风怒号,大地依止。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曹溪挝之,闻者僵仆。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精严之行,清如玉冰。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晚乃觉之,如手安然。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永嘉真觉大师真赞拼音解读
qíng gēn gōng
shí zuò
xiàn liàng yuán chéng
jiàn wén zhī jiào
jìng shòu dēng
guāng huài
liè huǒ fén shāo
liú tuān shì
fēng hào
zhǐ
zhī
shì
niè pán mén
cáo zhī
wén zhě jiāng
zhuī shòu gōng
wàn xiàng jīng suō
guāng míng zhī
càn xīng
jīng yán zhī háng
qīng bīng
wéi chuán zhě
kōng xiàng yīng
chū xué dào
quán
wǎn nǎi jiào zhī
shǒu ān rán
yǒu shí ér yòng
q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佛教诗歌,表达了涅槃的境界和修行的过程。其中,“情根无功,意识无作”指人不再被感情所束缚,意识不再分心;“现量圆成,见闻知觉”指人的感官能够完全接受周围的事物,没有扭曲或误解;“如镜受灯,光无坏杂”指人像一面镜子一样,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而不加评论。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谷风怒号,大地依止。”这几句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强调无常、无我等佛教思想。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曹溪挝之,闻者僵仆。以椎授公,万像惊缩。”诗中提到了涅槃门,传说唐代禅师曹溪拿着一把椎子在讲法时,用力一敲就能使听众领悟到涅槃的真谛。因此,这里的“如鼓涂毒,曹溪挝之”指的就是这种感悟的体验。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我初学道,如握与拳。晚乃觉之,如手安然。有时而用,搏取大千。”意思是说,刚开始修行时不太能理解涅槃之道,然而经过时间的积累和体验,就像手握拳头一样,悟到了涅槃的真谛。最终,这种领悟会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世间万物,实现超越生死、得到永恒和平静的目标。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永嘉真觉大师真赞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诗歌,表达了涅槃的境界和修行的过程。其中,“情根无功,意识无作”指人不再被感情所束缚,意识不再分心;“现量圆…展开
这是一首佛教诗歌,表达了涅槃的境界和修行的过程。其中,“情根无功,意识无作”指人不再被感情所束缚,意识不再分心;“现量圆成,见闻知觉”指人的感官能够完全接受周围的事物,没有扭曲或误解;“如镜受灯,光无坏杂”指人像一面镜子一样,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而不加评论。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谷风怒号,大地依止。”这几句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强调无常、无我等佛教思想。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曹溪挝之,闻者僵仆。以椎授公,万像惊缩。”诗中提到了涅槃门,传说唐代禅师曹溪拿着一把椎子在讲法时,用力一敲就能使听众领悟到涅槃的真谛。因此,这里的“如鼓涂毒,曹溪挝之”指的就是这种感悟的体验。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我初学道,如握与拳。晚乃觉之,如手安然。有时而用,搏取大千。”意思是说,刚开始修行时不太能理解涅槃之道,然而经过时间的积累和体验,就像手握拳头一样,悟到了涅槃的真谛。最终,这种领悟会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世间万物,实现超越生死、得到永恒和平静的目标。折叠

作者介绍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8109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