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隅留滞年华长

出自宋朝杨亿的《次韵和酬永嘉聂從事除夜之什
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
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
邹律渐吹阴谷暖,尧蓂看榜土阶新。
海隅留滞年华长,坐对寒釭浩歎频。
次韵和酬永嘉聂從事除夜之什拼音解读
sān bǎi liù xún jīn jìn
liáo liáo shì níng shén
lián chéng cuī xiǎo
méi lǐng zhī xiān bào chūn
zōu jiàn chuī yīn nuǎn
yáo kàn bǎng jiē xīn
hǎi liú zhì nián huá zhǎng
zuò duì hán gāng hào tàn p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孤独的诗人,在一个深夜里思考自己的生命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身处虚室,静静凝神,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旬(即十二年),这个夜晚已经接近尽头。 在此时,他听到了莲城上的五鼓声,意味着天快要亮了,春天也即将来临。他看到梅岭上有一枝梅花先开放,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整个大地都在渐渐变暖,邹律(古代乐器)的声音从山谷中吹来,尧蓂(传说中的一种草)也已经长出了新芽。这些景象告诉诗人,春天的气息逐渐临近。 然而,诗人也感到岁月的磨损和流逝。他留在海边度过了太多的年华,坐在寒冷的房间里,面对空荡荡的灯火,不断地叹息。整首诗以孤独和时光的流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和酬永嘉聂從事除夜之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孤独的诗人,在一个深夜里思考自己的生命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身处虚室,静静凝神,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旬…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孤独的诗人,在一个深夜里思考自己的生命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身处虚室,静静凝神,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旬(即十二年),这个夜晚已经接近尽头。 在此时,他听到了莲城上的五鼓声,意味着天快要亮了,春天也即将来临。他看到梅岭上有一枝梅花先开放,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整个大地都在渐渐变暖,邹律(古代乐器)的声音从山谷中吹来,尧蓂(传说中的一种草)也已经长出了新芽。这些景象告诉诗人,春天的气息逐渐临近。 然而,诗人也感到岁月的磨损和流逝。他留在海边度过了太多的年华,坐在寒冷的房间里,面对空荡荡的灯火,不断地叹息。整首诗以孤独和时光的流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字大年,浦城(今属福建)人,少有才名。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及第,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文。《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琰集》有传。相传其为文风格雄健,才思敏捷,对客谈笑,挥毫不辍。性耿介,尚名节。与刘筠、钱惟演等时相唱和,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796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