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宿灵景

出自宋朝李纲的《宿都峤山灵景寺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宿都峤山灵景寺拼音解读
qīng chén yóu zhēn
báo xiǔ 宿 líng jǐng
shān kōng sōng guì xiāng
yún quán shí lěng
gāo chǎng fēi yán
xiàng wěi cān jǐng
juān juān yuè
sàn lín xià yǐng
lán fēng hán
yán dēng gěng gěng
shū zhōng xiǎng qiàn dòu
zhěn shēn shěng
què suí yuán niǎo
zài shàng cuì wēi dǐng
dào rén shān hòu lái
móu qīng jiǒng
shì xún lóng jué
miào lǐng
shēng yōu huàn
bàn shì fàn píng gěng
tuō shēn jīng hǎi zhōng
sǎo fāng píng
yuàn cóng zhì chuān yóu
xīn shuǐ shì dān dǐng
shù dāo guī
shǎo shǐ 使 sāng yǒng
chén àn zhōng yuán
jìng wéi lǐng
miǎo rán yán huāng
jué shū jǐng
jié máo dìng qián yuán
yōu mèng xiān jìng
shàng xià sān dòng jiān
ān tián èr qǐng
xié jiā xué páng gōng
mén shī xiào wáng měng
cǎi wēi sàn
zhì jiǔ kěn
shēng fēi
yōu fèn zuì fāng xǐ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位游山道士的自我描写。他在清晨游览栖真山,在薄暮时分住进灵景山中。他描述了山中的环境,包括松桂香气,云雾和泉水的冷凉。他也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如惋惜没有月光,为夜晚的凉风露水所苦,但也因疏钟响起而发生深省。 道士随着猿鸟再次攀登到翠微顶,那里有一个道人眼神清澈。他询问龙虎诀(修道仙术),并默默领悟着其中的妙意。他提到了自己的忧虑和泛波萍梗的经历,以及他的愿望去稚川游玩并事奉丹鼎。 最后,道士表示他想在皖南山区安家,并与其他山中学者学习庞统和王猛的思想,像他们一样采薇散发、不惧困难,对于嵇康的生平幽愤也有所觉悟,并结伴定居幽谷,追寻修道路上的前缘。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宿都峤山灵景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游山道士的自我描写。他在清晨游览栖真山,在薄暮时分住进灵景山中。他描述了山中的环境,包括松桂香气,云雾和泉水…展开
这首诗是一位游山道士的自我描写。他在清晨游览栖真山,在薄暮时分住进灵景山中。他描述了山中的环境,包括松桂香气,云雾和泉水的冷凉。他也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如惋惜没有月光,为夜晚的凉风露水所苦,但也因疏钟响起而发生深省。 道士随着猿鸟再次攀登到翠微顶,那里有一个道人眼神清澈。他询问龙虎诀(修道仙术),并默默领悟着其中的妙意。他提到了自己的忧虑和泛波萍梗的经历,以及他的愿望去稚川游玩并事奉丹鼎。 最后,道士表示他想在皖南山区安家,并与其他山中学者学习庞统和王猛的思想,像他们一样采薇散发、不惧困难,对于嵇康的生平幽愤也有所觉悟,并结伴定居幽谷,追寻修道路上的前缘。折叠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540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