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从此遂躬耕
出自宋朝李纲的《畴老修撰见示七峰吟因成七言十韵律诗以叙别》- 谪堕闽山款栋闳,日亲高义慰平生。忘年许结看经社,乘兴时参在野旌。
三径高怀穷水石,七峰佳气入轩楹。舫斋谈笑龟鱼惯,翠阁吟哦卷轴成。
方幸游从陪杖屦,敢将踪迹叹蓬萍。宽恩宥罪千钧重,小艇浮溪一叶轻。
北阙未应容接武,东皋从此遂躬耕。宁亲幸惬区区志,去德还深恋恋情。
般若光中无聚散,毗卢海里任从横。愿公更展垂天翼,拭目鹏抟九万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文,作者对自己的生活和境遇进行了描述。他曾被贬谪到福建的闽山,但日日亲近高尚的道德义理来慰藉自己的平凡人生。他常去结交看经社的朋友,在野外参赴旌旗拜祭时感受到快乐。他在山间小径上漫步,沿途观赏着各种美好的景色,如石头、山水等,并且在七峰之上享受美好的气息。他与友人们在华丽的船屋里畅谈天南地北,也在绿色阁楼里吟咏诗篇。虽然他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他们的轻舟可以在溪流中游荡。作者称赞了仁宗的宽容和恩典,使得他们能够继续过着自由的生活。作者坦承自己没有战功,无法进入北阙,于是他决定从此以后耕作东皋的土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他希望仁宗能够长命百岁,实现更多的成就。最后,他引用了佛教的说法,表示自己相信生命不会消散,心灵将永存,并祈求仁宗能够展现他的英雄气概,超越千万里。
- 背诵
-
畴老修撰见示七峰吟因成七言十韵律诗以叙别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文,作者对自己的生活和境遇进行了描述。他曾被贬谪到福建的闽山,但日日亲近高尚的道德义理来慰藉自己的平凡人…展开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文,作者对自己的生活和境遇进行了描述。他曾被贬谪到福建的闽山,但日日亲近高尚的道德义理来慰藉自己的平凡人生。他常去结交看经社的朋友,在野外参赴旌旗拜祭时感受到快乐。他在山间小径上漫步,沿途观赏着各种美好的景色,如石头、山水等,并且在七峰之上享受美好的气息。他与友人们在华丽的船屋里畅谈天南地北,也在绿色阁楼里吟咏诗篇。虽然他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他们的轻舟可以在溪流中游荡。作者称赞了仁宗的宽容和恩典,使得他们能够继续过着自由的生活。作者坦承自己没有战功,无法进入北阙,于是他决定从此以后耕作东皋的土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他希望仁宗能够长命百岁,实现更多的成就。最后,他引用了佛教的说法,表示自己相信生命不会消散,心灵将永存,并祈求仁宗能够展现他的英雄气概,超越千万里。折叠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