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上天去无踪
出自宋朝苏轼的《竹枝歌》-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故事。诗中提到的苍梧山和湘水深,以及中原北望千岑,暗示了作者身处一个辽阔的江南地区,远离中原的纷乱局势。帝子南游后没有返回,只有苍苍枫桂林留下,枫叶萧萧、桂叶碧是诗人对此地景色的描写。 接下来,诗人通过草木无情空寄泣等几个比喻,表达了他对于英雄们战死沙场的哀思之情。同时,水滨击鼓、相将扣水求屈原等古早战争的场景,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惨烈。屈原已经死去了千年,但仍然有人为他而唱伤感的歌曲。 接着,诗人描述了海滨长鲸、招君不归、吁嗟忠直死无人等情节,寓意着有些人在权力面前屈服或者死去,值得人们深思。最后,诗人以楚国的历史为例子,表达了他对于故国的失落和对楚文化的怀念之情。
- 背诵
-
竹枝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故事。诗中提到的苍梧山和湘水深,以及中原北望千岑,暗示了作者身处一个辽阔的江南地区,…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故事。诗中提到的苍梧山和湘水深,以及中原北望千岑,暗示了作者身处一个辽阔的江南地区,远离中原的纷乱局势。帝子南游后没有返回,只有苍苍枫桂林留下,枫叶萧萧、桂叶碧是诗人对此地景色的描写。 接下来,诗人通过草木无情空寄泣等几个比喻,表达了他对于英雄们战死沙场的哀思之情。同时,水滨击鼓、相将扣水求屈原等古早战争的场景,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惨烈。屈原已经死去了千年,但仍然有人为他而唱伤感的歌曲。 接着,诗人描述了海滨长鲸、招君不归、吁嗟忠直死无人等情节,寓意着有些人在权力面前屈服或者死去,值得人们深思。最后,诗人以楚国的历史为例子,表达了他对于故国的失落和对楚文化的怀念之情。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