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家著颜渊

出自宋朝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拼音解读
huán zhōu duō bái shuǐ
hǎi jiē cāng shān
jìn jǐng
yǒu xiàn nián
dōng jiā zhe kǒng qiū
西 jiā zhe yán yuān
shì wéi èr jià
nóng wéi zhēng tián
zhōu gōng guǎn cài
hèn máo sān jiān
bǎo fàn
wēi jué shí qián
mén shēng kuì xīn
jiù chú yān
dòu jiǔ zhī
hān jiàn huá diān
qín zhī dào
shì xián
yōu yōu wèi ěr
liáo suǒ r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整首诗充满了哀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踏上南征之路的无奈和怀念。 首先,诗人描述了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的壮美景色,感慨自己的有限寿命无法尽享无尽美景。接着,他提到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回忆起昔日周公与管、蔡等贤臣们的传奇故事,感叹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功利。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的感激之情,并用斗酒、只鸡、饯华颠来展现离别时无奈的情感。最后,他认为鸟和鱼并不知道身处何方,而自己则能够悠闲地适应周围的一切,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悠闲状态难以长久,因此只好聊以自慰,寻找片刻欢乐。整首诗情感深沉,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整首诗充满了哀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踏上南征之路的无奈和怀念。…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整首诗充满了哀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踏上南征之路的无奈和怀念。 首先,诗人描述了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的壮美景色,感慨自己的有限寿命无法尽享无尽美景。接着,他提到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回忆起昔日周公与管、蔡等贤臣们的传奇故事,感叹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功利。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的感激之情,并用斗酒、只鸡、饯华颠来展现离别时无奈的情感。最后,他认为鸟和鱼并不知道身处何方,而自己则能够悠闲地适应周围的一切,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悠闲状态难以长久,因此只好聊以自慰,寻找片刻欢乐。整首诗情感深沉,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和亲友的思念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34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