跣足坐瓦鼓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观鱼
老夫不奈热,跣足坐瓦鼓。临池观游鱼,定眼再三数。
鱼儿殊畏人,欲度不敢度。一鱼试行前,似报无他故。
众鱼初欲随,幡然竟回去。时时传一杯,忽忽日将暮。
观鱼拼音解读
lǎo nài
xiǎn zuò
lín chí guān yóu
dìng yǎn zài sān shù
ér shū wèi rén
gǎn
shì háng qián
bào
zhòng chū suí
fān rán jìng huí
shí shí chuán bēi
j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老人,他在烈日下赤足坐在瓦鼓上。他注视着池塘里游动的鱼儿,仔细数了又数。在他眼中,这些鱼儿虽然想要跨出水面,但却害怕人类的存在。 其中一条鱼似乎想要冒险,开始向前游。然而,其他的鱼却纷纷回头,不敢跟从。最后,老人透过忽闪的光芒,看到了天色逐渐转暗,意味着时间已经很晚了。 整首诗把握住了生命的真谛。有些动物会更愿意保持现状而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即使那可能带来好处。这与人类的行为非常相似:有时候我们会拒绝变化,因为它们太吓人了,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像这位老人一样勇敢地尝试并超越恐惧,我们就能发现新的机会和生命的乐趣。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观鱼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老人,他在烈日下赤足坐在瓦鼓上。他注视着池塘里游动的鱼儿,仔细数了又数。在他眼中,这些鱼儿虽然想要跨…展开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老人,他在烈日下赤足坐在瓦鼓上。他注视着池塘里游动的鱼儿,仔细数了又数。在他眼中,这些鱼儿虽然想要跨出水面,但却害怕人类的存在。 其中一条鱼似乎想要冒险,开始向前游。然而,其他的鱼却纷纷回头,不敢跟从。最后,老人透过忽闪的光芒,看到了天色逐渐转暗,意味着时间已经很晚了。 整首诗把握住了生命的真谛。有些动物会更愿意保持现状而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即使那可能带来好处。这与人类的行为非常相似:有时候我们会拒绝变化,因为它们太吓人了,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像这位老人一样勇敢地尝试并超越恐惧,我们就能发现新的机会和生命的乐趣。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06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