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更十方
出自宋朝刘辰翁的《秋景 月满秋夜长》- 尘世如天海,团团共月光。一轮秋正满,百刻夜偏长。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萃台犹卓午,梧井欲飞霜。
箭漏迷青海,阑干转上阳。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人们在月光下聚集在一起,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尘世就像广袤的海洋,而月亮则是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象征。秋天的月亮在天空中高挂,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诗人提到的“三五”可能代表他正在与几个朋友或知己相聚,享受着友情和轻松的氛围。同时,他也意识到宇宙的辽阔和无限,以及人类的渺小。即使他身处其中,他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在这个秋夜里,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霜冻的迹象,预示着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箭漏迷青海,阑干转上阳,这些语言都是在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诗人提醒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时间是无法逆转的,只有脚踏实地地走完每一步,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 背诵
-
秋景 月满秋夜长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人们在月光下聚集在一起,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尘世就像广袤的海洋,而月亮则是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象…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人们在月光下聚集在一起,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尘世就像广袤的海洋,而月亮则是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象征。秋天的月亮在天空中高挂,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诗人提到的“三五”可能代表他正在与几个朋友或知己相聚,享受着友情和轻松的氛围。同时,他也意识到宇宙的辽阔和无限,以及人类的渺小。即使他身处其中,他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在这个秋夜里,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霜冻的迹象,预示着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箭漏迷青海,阑干转上阳,这些语言都是在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诗人提醒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时间是无法逆转的,只有脚踏实地地走完每一步,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折叠 -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3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