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何待常从缓

出自宋朝张耒的《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其二
风声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三伏炎蒸不可过,北风栗烈亦何难。
人情何待常从缓,天令难移古不刊。幸有布裘毡履在,雪深高卧更安闲。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其二拼音解读
fēng shēng xià lín duān
zuò shuāng tiān shí yuè hán
sān yán zhēng guò
běi fēng liè nán
rén qíng dài cháng cóng huǎn
tiān lìng nán kān
xìng yǒu qiú zhān zài
xuě shēn gāo gèng ān x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天里通过准备充足的衣物来安然度过严寒的景象。林间的风声夜长,气温突然骤降,连三伏天的热浪也无法抵挡北风的寒意。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中,人们需要缓慢适应,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轻易抗拒。虽然天命难移,但幸好有足够的布裘毡履等物品可以保暖。因此,那些高卧于雪地之上的人可以更加安闲地享受这个冬季的美好。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天里通过准备充足的衣物来安然度过严寒的景象。林间的风声夜长,气温突然骤降,连三伏天的热浪也无法抵挡…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天里通过准备充足的衣物来安然度过严寒的景象。林间的风声夜长,气温突然骤降,连三伏天的热浪也无法抵挡北风的寒意。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中,人们需要缓慢适应,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轻易抗拒。虽然天命难移,但幸好有足够的布裘毡履等物品可以保暖。因此,那些高卧于雪地之上的人可以更加安闲地享受这个冬季的美好。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折叠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3202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