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火欲流
出自宋朝张耒的《斜日二首 其二》-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群芳叶不收。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老病患的文人在秋日里倚窗而坐,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身体的衰弱。他观察着外面的天空和自然景观,发现金色的阳光已经黯淡,火红的晚霞也开始退去,代表他自己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虽然他不再年轻,但他依然有着创作欲望和灵感,静下心来写下了这首诗歌。他享受着白天少有的宁静和夜晚凉爽的气息,并且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虽然他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并不抱怨,他认为自己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且摆脱了功名和世俗事务的束缚,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尽管他感到孤独和忧愁,但他仍然坚持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 背诵
-
斜日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老病患的文人在秋日里倚窗而坐,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身体的衰弱。他观察着外面的天空和自然景观,发现金色…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老病患的文人在秋日里倚窗而坐,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身体的衰弱。他观察着外面的天空和自然景观,发现金色的阳光已经黯淡,火红的晚霞也开始退去,代表他自己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虽然他不再年轻,但他依然有着创作欲望和灵感,静下心来写下了这首诗歌。他享受着白天少有的宁静和夜晚凉爽的气息,并且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虽然他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并不抱怨,他认为自己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且摆脱了功名和世俗事务的束缚,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尽管他感到孤独和忧愁,但他仍然坚持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折叠 -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坐…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3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