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渺无津

出自宋朝黄庭坚的《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 其二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 其二拼音解读
cāng jiāng miǎo jīn
tóng gòng ān wēi
hǎi fēi guǎng 广
jiù shēng xiàng zhī
kǒng luán zài zhēn méi
jiāo liáo zhī
qiān tóng míng yuè
xiàng l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的鸟类在一起共存,而人们也应该像这些鸟一样相互扶持。无论是沧江还是四海,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包容的。舅甥之间也应该相互了解和支持。孔鸾和鹪鹩都是栖息在榛梅上的鸟,虽然它们品种不同,但却在这个环境中和谐共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和友谊能像千里之外的明月一样长久,而不会消逝。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的鸟类在一起共存,而人们也应该像这些鸟一样相互扶持。无论是沧江还是四海,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包容的。舅甥…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的鸟类在一起共存,而人们也应该像这些鸟一样相互扶持。无论是沧江还是四海,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包容的。舅甥之间也应该相互了解和支持。孔鸾和鹪鹩都是栖息在榛梅上的鸟,虽然它们品种不同,但却在这个环境中和谐共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和友谊能像千里之外的明月一样长久,而不会消逝。折叠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2373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