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在其身
出自宋朝洪适的《程司户挽诗》- 把酒论诗日,高标迥绝尘。那知三语掾,便作百年人。
山雾铬旌湿,松风挽铎频。流光须有后,何必在其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秦观对于饮酒、写诗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在品味美酒,谈论诗歌的日子里,诗人心中的追求高峻,独立超越尘世。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是短暂停留,与之相比,任何国家、朝代,甚至个人的名利都显得微不足道。 山雾笼罩旌旗潮湿,松风吹动铜铃声响频繁,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受到时光流转的无常和自然的力量。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应该在于创造出一段段流光溢彩的历史,而非执着于个人的存在。 总之,诗人表达了对于酒诗人生的深沉思考和追求高远的态度。
- 背诵
-
程司户挽诗诗意赏析
-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朝金石三大家。…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1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