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饯日夕

出自宋朝谢逸的《题止蘧轩
天籁号万窍,水石相吐吞。俛仰一瞬间,群动了无痕。
乃知性分内,喧静本同根。君独诣此理,怀抱清而温。
谈笑民事办,庭无凫鹜喧。隐几饯日夕,隙月窥黄昏。
题止蘧轩拼音解读
tiān lài hào wàn qiào
shuǐ shí xiàng tūn
miǎn yǎng shùn jiān
qún dòng le hén
nǎi zhī xìng fèn nèi
xuān jìng běn tóng gēn
jūn
huái 怀 bào qīng ér wēn
tán xiào mín shì bàn
tíng xuān
yǐn jiàn
yuè kuī huáng h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在一个天籁之音和自然美景的环绕下,思考人性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境界。作者感叹道,在这里,天籁号万窍,水石相吐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发出微妙而和谐的声响。 作者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景象中,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灵与本质上是与大自然相通的,我们的内心同样也充满了微妙而和谐的声响。同时,作者还表达了对于清静和温暖的向往,认为只有当我们怀抱着这种清和温馨的情感时,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 最后,作者描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处理民事,庭院中也不会有无谓的喧哗。在家中隐居,日夕相伴,月色也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仿佛在观察黄昏的变化。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和内心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清静和温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止蘧轩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在一个天籁之音和自然美景的环绕下,思考人性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境界。作者感叹道,在这里,天籁号万窍,水石相吐吞,…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在一个天籁之音和自然美景的环绕下,思考人性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境界。作者感叹道,在这里,天籁号万窍,水石相吐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发出微妙而和谐的声响。 作者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景象中,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灵与本质上是与大自然相通的,我们的内心同样也充满了微妙而和谐的声响。同时,作者还表达了对于清静和温暖的向往,认为只有当我们怀抱着这种清和温馨的情感时,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 最后,作者描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处理民事,庭院中也不会有无谓的喧哗。在家中隐居,日夕相伴,月色也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仿佛在观察黄昏的变化。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和内心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清静和温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朝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1114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