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来函城已丘墟

出自宋朝韩元吉的《跋北齐校书图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来函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嘘。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跋北齐校书图拼音解读
gāo xiào chóu shuí zuò
shí chōu shū míng
gāng luó juàn zhóu sān qiān
fēi zhēn lèi
huáng shì zhèng dìng
wén xué
shí zhì dào tōng táng
yán cóng gāo guǎn shí
hòu lái lǎn jiē shū
xiū wén yǎn shì
zhuǎn tóu lái hán chéng qiū
é guàn guǎng 广 xiù zhǎng méi
dān shū xiě yóu
gāo huán shì hóng
liǎng zhuī ān
qín shè qīng jiǔ
lán tái gòng xìn
zhī huà shǒu ān yòng
nǎi chěng qiǎo liáo
qiān nián shì zhī
jūn jiàn wén huáng xué shì shí rén
móu yóu shì jiē gōng chén
yíng zhōu jiù yīng gèng zhēn
zhū jūn xún guān wéi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幅画作,画作者不详,但是被高齐(可能是指唐朝宰相高士廉)校对过。画上绘有三千多个纲罗卷轴,表现出了书法、儒家经典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画中所表现的儒家思想却不够真正意义上的杰出人物那么深奥高远,反而有些拘泥于虚文末学。整幅画没有体现出治国理政的道理,更像是以高馆(指高士廉的书房)和石渠(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为背景的文人雅集。然而,在后来的时代,这幅画被误解和歪曲,成为一种错误的文化符号。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写下这首诗已经千年,但是这幅画依然没有被真正理解。他还提到了文皇学士这群人,他们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但他们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似乎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不被看重。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担忧和对真正的智慧和思想的渴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跋北齐校书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幅画作,画作者不详,但是被高齐(可能是指唐朝宰相高士廉)校对过。画上绘有三千多个纲罗卷轴,表现出了书法、…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幅画作,画作者不详,但是被高齐(可能是指唐朝宰相高士廉)校对过。画上绘有三千多个纲罗卷轴,表现出了书法、儒家经典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画中所表现的儒家思想却不够真正意义上的杰出人物那么深奥高远,反而有些拘泥于虚文末学。整幅画没有体现出治国理政的道理,更像是以高馆(指高士廉的书房)和石渠(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为背景的文人雅集。然而,在后来的时代,这幅画被误解和歪曲,成为一种错误的文化符号。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写下这首诗已经千年,但是这幅画依然没有被真正理解。他还提到了文皇学士这群人,他们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但他们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似乎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不被看重。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担忧和对真正的智慧和思想的渴望。折叠

作者介绍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965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