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月光泉
出自宋朝葛胜仲的《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 方池洌寒泉,湛湛缨可濯。其源出阳崖,其委则阴壑。
斋盂给晨炊,茗椀共午酌。道人习水观,趺坐閒两屩。
性水了真空,非以识心度。浮幢诸刹海,视身同不涸。
为名月光泉,永配一宿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池塘,从阳光照射下来的崖壁上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形成一个方形池塘。这个池塘非常干净,可以洗涤缨带。它是由阳面的崖壁流出来的水所供给的,而且还有一些水源来自于阴暗的山谷。 在这里,一个道人在清晨做斋、煮早饭,在中午一起品茶,沐浴着这股清泉之美,静坐着欣赏水景,感受着自然之美,达到了心灵的平和与宁静。这位道人并不是通过认知和理解来领悟真空的本质,而是通过水这种元素的体验来达到了“了真空”的境界。他看到了浮在池塘上的佛寺和神社,感觉自己的身体与这些建筑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涵盖万物的境界。因此,这个池塘被称为“月光泉”,代表着永恒的宁静和安宁,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一夜安眠的效果。
- 背诵
-
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池塘,从阳光照射下来的崖壁上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形成一个方形池塘。这个池塘非常干净,可以洗涤缨带。…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池塘,从阳光照射下来的崖壁上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形成一个方形池塘。这个池塘非常干净,可以洗涤缨带。它是由阳面的崖壁流出来的水所供给的,而且还有一些水源来自于阴暗的山谷。 在这里,一个道人在清晨做斋、煮早饭,在中午一起品茶,沐浴着这股清泉之美,静坐着欣赏水景,感受着自然之美,达到了心灵的平和与宁静。这位道人并不是通过认知和理解来领悟真空的本质,而是通过水这种元素的体验来达到了“了真空”的境界。他看到了浮在池塘上的佛寺和神社,感觉自己的身体与这些建筑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涵盖万物的境界。因此,这个池塘被称为“月光泉”,代表着永恒的宁静和安宁,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一夜安眠的效果。折叠 -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朝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9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