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都二百四十里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澶州》-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楼橹如边城。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黄屋亲乘矢石间,胡马欲踏河冰渡。
天发一矢胡无酋,河冰亦破沙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次战争的场景,诗人自己所在的城池(南城)不受敌军攻击,但与其隔河相望的北城正面遭受着敌军的猛烈进攻。在城中,一位老人告诉诗人,这里曾经是契丹人和中国人交战的地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天降一箭,打死了敌人的首领,同时也打破了河上的冰,让水流动起来。于是,两方达成了盟约,结束了战争。最后,丞相莱公因此功绩被誉为第一。整首诗描写了一幅激烈的战争画面,寓意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 背诵
-
澶州诗意赏析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8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