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与忘机客最亲

出自宋朝周弼的《题滕王阁
高阁巍峨接水滨,兴亡才问便伤神。
鸣鸾东阁知何处,跨鹤西山别有人。
柳映落霞江渚暮,草铺斜日野田春。
群鸥亦厌多悲感,偏与忘机客最亲
题滕王阁拼音解读
gāo wēi é jiē shuǐ bīn
xìng wáng cái wèn biàn 便 shāng shén
míng luán dōng zhī chù
kuà 西 shān bié yǒu rén
liǔ yìng luò xiá jiāng zhǔ
cǎo xié tián chūn
qún ōu yàn duō bēi gǎn
piān wàng zuì q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出自唐朝太宗李世民的《登忘机楼》。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了作者在高阁上俯瞰江山所感所想。 第一句:“高阁巍峨接水滨”,描绘了此时的作者站在高楼之上,远眺水边的景色。“兴亡才问便伤神”,表现了对国家命运起伏的担忧和思考。 第二句:“鸣鸾东阁知何处,跨鹤西山别有人”,描述了楼阁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鸣鸾”是传说中仙鹤的名称,“东阁”和“西山”暗示了楼阁所在之处很大,也有很多人居住。 第三句:“柳映落霞江渚暮,草铺斜日野田春”,描绘了落日余晖下江边的美景和春天田野间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最后一句:“群鸥亦厌多悲感,偏与忘机客最亲”,表达了对于凡事过多情感的反感,认为理性客观的生活态度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滕王阁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朝太宗李世民的《登忘机楼》。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了作者在高阁上俯瞰江山所感所想。 第一句:“高阁巍峨接水…展开
这首诗句出自唐朝太宗李世民的《登忘机楼》。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了作者在高阁上俯瞰江山所感所想。 第一句:“高阁巍峨接水滨”,描绘了此时的作者站在高楼之上,远眺水边的景色。“兴亡才问便伤神”,表现了对国家命运起伏的担忧和思考。 第二句:“鸣鸾东阁知何处,跨鹤西山别有人”,描述了楼阁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鸣鸾”是传说中仙鹤的名称,“东阁”和“西山”暗示了楼阁所在之处很大,也有很多人居住。 第三句:“柳映落霞江渚暮,草铺斜日野田春”,描绘了落日余晖下江边的美景和春天田野间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最后一句:“群鸥亦厌多悲感,偏与忘机客最亲”,表达了对于凡事过多情感的反感,认为理性客观的生活态度才是最值得追求的。折叠

作者介绍

周弼 周弼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363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