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献十二旒

出自宋朝韩驹的《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一
公车八千言,自献十二旒。落笔中书罢,石渠并英游。
方欣洛阳遇,已慨周南留。明堂多楩楠,讵须汝薪槱。
三年望龙断,艰难身百忧。鬓发五分白,更落天南陬。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一拼音解读
gōng chē qiān yán
xiàn shí èr liú
luò zhōng shū
shí bìng yīng yóu
fāng xīn luò yáng
kǎi zhōu nán liú
míng táng duō pián nán
xīn yǒu
sān nián wàng lóng duàn
jiān nán shēn bǎi yōu
bìn fèn bái
gèng luò tiān nán z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高楼,回顾自己多年来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首先,前两句描述了作者曾经为国家效力、进献过“十二旒”(一种古代贡品)的经历。接着,他写下了在洛阳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象,赞叹“明堂”中的“楩楠”树,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敬重。 然后,诗人突显了自己的苦难经历,描述了自己艰辛求进的历程,包括望龙台失意、百忧交加的情形,以及慨叹周南留恋之心。 最后两句则用“五分白”的发髻和“天南陬”的偏远地方暗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整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娓娓道来,通篇都充满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以及岁月变迁的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高楼,回顾自己多年来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首先,前…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高楼,回顾自己多年来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首先,前两句描述了作者曾经为国家效力、进献过“十二旒”(一种古代贡品)的经历。接着,他写下了在洛阳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象,赞叹“明堂”中的“楩楠”树,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敬重。 然后,诗人突显了自己的苦难经历,描述了自己艰辛求进的历程,包括望龙台失意、百忧交加的情形,以及慨叹周南留恋之心。 最后两句则用“五分白”的发髻和“天南陬”的偏远地方暗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整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娓娓道来,通篇都充满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以及岁月变迁的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339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