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礼三坛

出自唐朝萧华的《扈从回銮应制
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
岂知陶唐主,道济苍难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
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
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
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
羽卫摇晴日,弓戈难早寒。
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
扈从回銮应制拼音解读
yuè zài qín jīng
fēng chán nán
zhī táo táng zhǔ
dào cāng nán ān
wéi liè shì
zēng xiū shí róng guān
shēng míng cháo wàn guó
sān tán
zuǎn shèng zhòng guāng
jiàn yuán gōng zǎi kān
réng kāi jiù chí dào
huí luán
wèi yáo qíng
gōng nán zǎo hán
yóu jiǎn chù
què wàng bái yún du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南方的粤地在秦京(指北方的长安)的日子里,与北方的中央政府就封禅问题进行协商,但并不容易达成一致。然后诗人提到了唐朝的陶唐皇帝,他用道德来稳定国家,让国家得以安宁。接着,诗人赞扬了唐朝的烈祖李世民的功绩,他增加和修建了实荣观,并将唐朝的声名传遍了万国,也进行了隆重的玉帛礼三坛仪式。而唐朝的圣德更是重光四射,建立新的年号,表彰其功绩。即使如此,唐朝也没有忘记自己历史上的辉煌,为了向前辈们致敬,唐朝依然保留着旧时的驰道。最后,诗人感叹羽卫在晴朗的天空下飞翔,弓戈仍然难以熬过寒冬,但他仍旧怀念在那检视玉器的地方,期望着能够看到白云缭绕之景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扈从回銮应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方的粤地在秦京(指北方的长安)的日子里,与北方的中央政府就封禅问题进行协商,但并不容易达成一致。然后诗人提…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南方的粤地在秦京(指北方的长安)的日子里,与北方的中央政府就封禅问题进行协商,但并不容易达成一致。然后诗人提到了唐朝的陶唐皇帝,他用道德来稳定国家,让国家得以安宁。接着,诗人赞扬了唐朝的烈祖李世民的功绩,他增加和修建了实荣观,并将唐朝的声名传遍了万国,也进行了隆重的玉帛礼三坛仪式。而唐朝的圣德更是重光四射,建立新的年号,表彰其功绩。即使如此,唐朝也没有忘记自己历史上的辉煌,为了向前辈们致敬,唐朝依然保留着旧时的驰道。最后,诗人感叹羽卫在晴朗的天空下飞翔,弓戈仍然难以熬过寒冬,但他仍旧怀念在那检视玉器的地方,期望着能够看到白云缭绕之景象。折叠

作者介绍

萧华 萧华   萧华(?-762年),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萧华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早年曾任给事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袭爵徐国公。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擒获,授为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历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河中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萧华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宝应元年(762年),因得罪李辅国,被罢为礼部尚书。代宗继位后,宰相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249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